根据康诺亚生物公告,该公司将于今日(7月8日)正式在港交所上市。康诺亚生物专注于自主发现、开发自体免疫及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生物疗法。目前,该公司已建立了一条包括单克隆抗体、双特异性抗体、抗体偶联药物等的创新差异化产品管线,其中5款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。今日在港交所上市意味着,康诺亚生物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

截图来源:参考资料[1]
康诺亚生物成立于2016年,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模式是基于差异化或经临床验证的作用机制,自行发现及开发创新疗法,以满足自体免疫及肿瘤治疗领域中的一些巨大的未满足需求,如特应性皮炎、哮喘、慢性鼻窦炎及胰腺癌。与此同时,康诺亚生物也选择与其他生物医药公司合作,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。截至目前,康诺亚生物已分别与乐普生物、天广实生物、诺诚健华、石药集团等达成合作。
目前,康诺亚生物已有9种可进入临床试验申请及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处于内部研发阶段,其中5种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开发阶段,包括IL-4Rα单抗、Claudin 18.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(ADC)、CD47抗体等等。
自成立以来,康诺亚生物已受到了众多资本机构的青睐。此前,该公司已先后完成了165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、约2520万美元的A轮融资、约5910万美元的B轮融资、约1.3亿美元的C轮融资。根据招股书,康诺亚生物本次IPO引入了15名基石投资者,包括景顺投资、瑞银集团、淡马锡旗下Aranda Investments、高瓴资本、博裕资本、石药集团旗下佳曦控股等等。

图片来源:123RF
根据招股书,康诺亚生物的核心产品及在研产品中的主要候选药物包括以下几种。
CM310:一种针对白介素4受体α亚基(IL-4Rα)的高效、人源化拮抗性抗体,为康诺亚生物的核心产品。通过靶向IL-4Rα,该候选药可双重阻断白介素4(IL-4)及白介素13(IL-13)的信号传导,IL-4及IL-13为引发II型炎症的两种关键细胞因子。CM310拟开发用于治疗成人、青少年及儿童的多种II型过敏性疾病,如中重度特应性皮炎、中重度嗜酸细胞性哮喘、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,以及潜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目前,该候选药正在开展针对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、以及针对成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2期临床试验。此外,该药也已在中国获批针对中重度哮喘的临床研究。
CM326:一款针对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(TSLP)的高效、人源化高效单克隆抗体。TSLP是一种重要的、介导多种炎症途径的上游细胞因子。通过靶向TSLP,CM326抑制导致过敏及其他疾病的异常炎症反应。CM326拟开发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,包括中度至重度哮喘、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,且有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CM326已在中国获批开展治疗中度至重度哮喘的临床试验。
CMG901:一款靶向Claudin 18.2的抗体偶联药物,含Claudin 18.2特异性抗体、可裂解连接子,以及毒性载荷单甲基澳瑞他汀E(MMAE)。CMG901可与癌细胞上的Claudin 18.2结合,并通过释放细胞毒性介质和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(ADCC),以及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(CDC)杀死这些细胞。CMG901拟开发用于治疗胃癌、胰腺癌及其他Claudin 18.2高表达实体瘤。该候选药已在中国和美国获批临床试验。康诺亚生物正在与乐普生物合作,在1期试验的剂量递增阶段中评估CMG901治疗实体瘤的效果。
此外,康诺亚生物还有两款单克隆抗体候选物正在临床开发中,分别为抗CD47抗体MIL95/CM312和抗CD38抗体CM313。


▲康诺亚生物产品管线(图片来源:参考资料[1])
除了单克隆抗体,康诺亚生物的产品管线还有多款双特异性抗体,包括:CM355,一款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,拟开发用于治疗淋巴瘤;CM336,一种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,拟开发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;CM350,一款磷脂肌醇聚糖3(GPC3)xCD3双特异性抗体,拟开发用于治疗实体瘤。康诺亚生物计划于2021年向中国国家药监局(NMPA)提交这三种在研双抗药的临床试验申请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自主研发的同时,康诺亚生物也在积极通过合作,以支持该公司候选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。截止目前,康诺亚生物已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:
根据招股书,本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用途:
注: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,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参考资料:
[1]康諾亞生物招股章程. Retrieved July 07,2021, from https://www1.hkexnews.hk/listedco/listconews/sehk/2021/0625/2021062500032_c.pdf